“怕上火,喝涼茶。”無論寒暑,類似的廣告已經遍布大江南北,盡人皆知。喝涼茶,各地兒有各地兒的偏好。比如說,廣東一帶濕熱嚴重,口干、口苦、大便干黃、全身困倦的時候,廣東人習慣性地喝兩杯涼茶,給自己去火。再比如,河南中原一帶,清咽去火、祛濕生津都離不開福森源草本涼茶,隨著人們的養生觀念日漸提高,對溫和涼茶的呼聲自然越來越高。
地域不同,涼茶有別,單說這涼茶之間的種種區別恐怕夠寫一本書的了,但從配方上來看,廣東人多是以藥性辛寒、甘寒、苦寒等具有清熱涼血、祛濕解毒作用的中草藥煎水代茶飲,以消除體內的濕熱疫毒。在配方上,河南福森源涼茶可謂是進行了創新,在涼茶的寒性上做“減法”,祛除涼性成分夏枯草;在人們的健康上做“加法”,添加葛根、干姜、山楂等藥食兩用、溫和養胃的原料,滿足人們對現代草本涼茶的期望。
現代人口味重,火鍋、小龍蝦、水煮魚、燒烤等食物都可能讓人上火,涼茶就是最好的法子,甚至有人拿它當普通飲料喝。其實,細想想涼茶很多時候就代表了一個人的生活習慣,喝慣了家鄉的味兒,不管人在哪兒都想著、念著。河南是外出務工大省,但河南人走到哪兒都離不開家鄉的草本涼茶,好在全國各大超市都有賣,喝在嘴里,暖在心上。或許,這也是河南人排解思鄉之情的方式。